健保門診 微整注射 醫美雷射 電波音波光療 歡迎諮詢預約。

健保疾病衛教專欄

異位性皮膚炎

分享到

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說明


在門診常遇到心急如焚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看皮膚問題。看診時,明明手還是一直在抓癢,嘴裡卻否認說:「我沒有抓呀!」其實,這也不能全怪小病人,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有時真得是癢到受不了。

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原因,迄今仍未完全確立。門診時常遇到患者要求抽血測過敏原,但目前並沒有單一的檢驗或抽血項目,可用來確定診斷異位性皮膚炎。

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,主要是靠以下的臨床特徵:
1.  慢性、反覆性的皮膚炎 
2. 皮膚搔癢 
3. 典型的皮疹症狀分布(嬰幼兒期在四肢伸側及頭頸部,兒童期之後在屈側) 
4. 家族中有異位性體質,包括有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

 


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包括:
1.    口服藥物:抗組織胺及必要時口服類固醇或抗生素。 
2.    外用藥膏:外擦類固醇或免疫調節止癢劑(如普特皮軟膏、醫立妥乳膏等)。 
3.    其它療法:口服免疫抑制藥物或紫外線光照療法。 


如何避免異位性皮膚炎惡化呢?以下幾項要點可提供大家作為參考:


1. 壓力: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,情緒和壓力會影響異位性皮膚炎,可嘗試自我調適以紓解壓力情緒。 


2. 感染:常見患者因搔癢而抓到破皮,建議剪短指甲,並特別小心處理傷口以免感染;而感染也會使異位性皮膚炎變得更加嚴重。 


3. 環境:應少用香水、殺蟲劑、蚊香、芳香劑及樟腦丸等。患者常對貓毛、狗毛、寵物排泄物、黴菌、蟑螂排泄物、灰塵或塵螨過敏。而其它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物品也要注意,例如:布沙發、地毯、草蓆、榻榻米、絨毛布偶及窗簾等;又洗衣劑中也可能含有刺激性的化學成分。環境的濕度應控制在相對濕度55%以下,較不利於黴菌和塵螨滋生。使用防螨寢具,應於新購置床墊、枕頭時即開始使用,並需將四面都罩住,才能有效杜絕塵螨。若沙發、床墊使用年限已至,其中可能藏匿大量黴菌和塵螨,應予更新。


4. 衣物:應避免尼龍布料或粗糙毛料,而盡量選擇棉質衣物。流汗時應立即更換衣物,並以濕毛巾或純水濕紙巾將汗水拍乾,或是沖澡。


5. 飲食:「什麼東西不能吃呢?」這是患者家長經常會問到的問題。雖然目前並無醫學證實那些食物一定會使病情惡化,但若吃了某種食物會讓個人症狀加重,則要盡量避免。而某些研究則認為吃益生菌有部分幫助。 


6. 溫差:應依據室內外情況調整衣物,並適度使用空調,避免溫差過大,濕度一般宜保持在50至65%之間。 


7. 保濕:皮膚的保濕對於維持皮膚角質層功能至為重要!所以洗澡時應選擇微溫的水,而洗得過久、過熱或過於頻繁,及使用含皂鹼的清潔用品,都會使皮膚變得乾燥。洗澡後,應使用乳液。乳液的選擇以無香精、無酒精、無羊毛脂、不含刺激性防腐劑(如paraben類、MCI/MI)為宜。有些研究顯示,添加甘草酸、甘草亭酸、硒、燕麥等成份的乳液,能抒緩搔癢感,並改善發炎程度。有異位性皮膚炎之家族史的孩子,若自嬰兒時期即開始使用乳液,並避免含皂鹼的清潔產品,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與嚴重度均會下降。

8. 沐浴:近幾年的研究顯示,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,使用溫涼的水泡澡15分鐘後,拍乾再於患部擦上藥膏,並穿上擰乾過的濕衣服,再穿上一層乾衣服,度過一整晚,可有效減少搔抓和止癢,並增加皮膚的水份。此稱濕敷療法。對極度乾燥脫屑的狀態大有助益。

  此外,反覆併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也可能需要一週兩次滅菌泡澡治療,將四分之一瓶蓋的漂白水加到8分滿的浴缸水中,泡澡20分,可減少菌量,控制感染。


   原則上經由適當的藥物治療、耐心保養並與醫師充分的討論及溝通,大多數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均可穩定地控制病情。而溫度變化大或出汗都容易加重皮膚的搔癢感,因此在此炎炎夏日應盡量避免讓小病患長期日曬或劇烈運動,而溫暖、乾爽且溫差不要太大的地方,對他們而言是比較有幫助的。

 

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,理論非常多。歸納起來,主要就是「先天體質」及「後天環境」的影響。
很多父母會問,到底能不能「改變體質」?目前最常被提到、研究較多的,就是「益生菌」對過敏體質的影響。正常成年人的腸道本來就有約五百多種的「菌」,呈現穩定的平衡狀態與人體和平共存。其中有益人體的菌,即「益生菌」。而新生兒剛出生時,腸道是無菌的,但很快就開始建立起正常的菌落。此時的菌,影響著體內免疫系統的發展。人體有一部分的免疫系統,分為Th1及Th2兩種。Th1與我們常說的「抵抗力」有關,即對抗外在各種病菌的能力,而Th2則與過敏反應有關。Th1及Th2就像翹翹板一樣,一種昇高,另一種就會降低。正常人,這兩者是呈現平衡的狀態。但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,其免疫系統偏向Th2,因而有過敏體質。目前研究發現,這樣的不平衡,可能與腸道菌落建立時,益生菌的減少有關。於是,利用補充益生菌,來扭轉免Th1及Th2的不平衡,便成了一種新的思考。
益生菌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「治療」及「預防」效果,綜合目前國外所發表的論文看來,至少對一部分及一定年紀前的病患是有幫助的,尤其是已知對食物過敏的小朋友。不過,仍需要更多、更大規模研究,來獲得更多的結論。 若要使用益生菌,由於市面上的產品繁多,在選擇時必須注意其菌的種類是否有實驗數據支持其效果,菌的數量是否足夠,以及菌種是否能抵抗胃酸、膽鹽及腸道酵素的破壞,然後安全存活、到達並附著於腸壁,且能繼續生長、繁殖,以對人體產生助益。

 


諮詢預約專線:02-2891-157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黃郁琳皮膚科關心您